在投标的准备阶段,有的承包方为了获得招标项目,轻视对业主方资质,资金实力,招投标项目的内在条件(如地质环境,垫资情况,资金来源等)和外在影响(如居民压力,政府政策法规的影响等)的审查。
此时,若在承包方中标后,业主方资金出现缺口或存在其他外在压力而不能按约履行合同,将会造成不能开工或开工后中途停工的局面,若涉及公共设施建设,还会给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中标固然可喜,但中标后存在的问工程信息网题依然不可忽视。
合同文件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业主方在拟定合同条件时,往往过多地将风险偏重于承包方一侧,对合同某些不利于自己的条款故意约定不清,对工期,质量违约赔偿和罚款的上限不予以明确界定等,而恰好有的承包方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轻视对合同条款的审核,因此,合同签订后,此类承包方往往存在合同不能履行等问题,给后期施工,结算带来较大风险。
为节省开支,降低工程项目成本,业主工程招投标信息方在承包方中标后,在白合同的基础上,往往要求承包方签订比中标标底“合理低价”的价款还低,工期还短,质量标准更高,违约责任更大的黑合同,承包方出于压力,只能违背意愿及违反《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等相关规定,与其签订黑合同,这极易损害承包方利益,严重者可能造成建设工程质量隐患。
关于招投标工作中的检查和保密。
1,强化招投标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充分发挥非专业人员的作用,法律,财务,审计人员要层层把关,招投标的各个环节,纪检监察人员要全程参与监督,投票统计中,要做到一人统计一人核查,另外,招投标人员要签订履行廉洁勤政责任书,防患于未然。
2,做好招标投标保密工作,在招标采购过程中有很多信息是需要在一定时段内甚至要长期保密的,包括潜在投标供应商的名单,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标底,供应商的商业秘密等,如果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势必影响招标采购结果的公平,工程价格信息。